阅读历史

第五章 往事

作品:中国的缩影| 作者:董竞一| 分类:都市言情| 更新:2021-01-12| 下载:董竞一TXT下载

鲤鱼塘北边的下湾村与风力口的街市仅隔一条乌龙街。往日,街村通衢,相互辉映。而今,街市虽渐渐恢复了以往的热闹,而昔日商贾云集、旦宵络绎的泱泱旺族下湾村却风光不再,大半房屋被沦为废墟,瓦砾遍地,杂草丛生,有的街巷甚至荡然无存。

随着族人们纷纷重返家园,大家相互召集起来,清扫瓦砾,芟除杂草,整理街巷,恢复路灯,洗刷着劫后的沧桑,复苏的景象也渐渐显露。

虽说饱经战乱,风景幽雅的“玻蔚小学”却屹然独存,月桥花院依旧在,琐窗朱户仍安然。侥幸之余,从们纷纷募集资金,修复学校被震塌的垣墙,增添校具。校门口的园塘及下水道在战乱中受损,雨天积水浸漫,有人便将自家被毁房屋的尚存基石奉献铺路。师生们又能重返校园,徜徉于“风雨池边树,临风听暮蝉”的意境之中。几位学成归来的留学生也来到母校,与老师校友们欢庆母校的重开盛典,重温着往日的欢乐岁月。

村里的许多店铺也重新开张,“月祥森”更是熙熙攘攘,络绎不绝。人们收发信件、打听着亲友们的音讯,而更多的则是饮着茶谈论着这几年的传闻逸事。

谈起日寇暴行时,人人切齿痛恨,连同那些曾为虎作伥、数典忘祖的*,虽已是丧家之犬般纷纷被*,却仍遭人唾骂:哭悲哀,刀山剑树孽自栽;阎罗天子真铁面,谁教尔等不学乖!

有位“万小”的教师在省公路处军事工程部(从事破路设障,阻敌深入的临时单位)任宣传员,发挥所长在驻地画了三百余幅巨型墙头宣传画,揭露日寇的残暴行径,栩栩如生,反映强烈。嗣后,在当地避难的同乡汇集多至五、六百人,他便积极主动地鼎力相助,安置生活,救死扶伤。前阵子,就是他将自家被毁房屋的尚存基石奉献出来,为师生和过路行人铺路,方便大家雨天通行的。

还有一位被称着“不为良将,甘为良医”的族人,也就是旭笙的那位师兄。当年,他响应江西都督李烈钧的号召讨袁护国,兵败湖口后去广东追随中山先生,曾任黄埔军校教官和国民革命军少将参谋长。北伐时期,他随先头部队到达江西吉安,适逢陈炯明叛变,而使这次军事行动功败垂成。后来,各路军阀篡夺辛亥革命的成果,置国家民族危亡于不顾,拥兵自卫,形同割剧。先生痛心疾首,因夙有医学爱好,常于军务之余钻研《本草纲目》、《黄帝内经》等,且经常便服走访、探索药材配制、加工、提炼方法,颇得医术和制药要领,遂解甲行医,并不断钻研创造出许多独特医术。抗战期间,先生举家迁避赣南,而这一带虽幸免敌祸,却时疫流行,人们纷纷慕名前来求治。凡遇病人急需出诊,或无钱买药者,先生均不辞劳苦或慷慨解囊。许多病人被治愈了,先生却积劳成疾,但卧床逾月犹伏枕行医,终因身体孱弱而遽尔长逝。先生出殡之日,沿途哀悼者不计其数。有幅挽联至今令人记忆犹新:天道无知,仁者不奉;国难未已,痛失良医!

自然,老大夫妇在章家洲的作为也深受大家的称道。

——仁里淳风可谓四溢芬